您当前的位置: > 详细浏览

非甾体消炎药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预防中的给药时机和影响因素研究 后印本

请选择邀稿期刊:

Timing of Administration and Combination Therapy of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for the Prevention of Post-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Pancreatitis

摘要: 背景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诊断和治疗胆胰疾病的标准方法,但ERCP术后胰腺炎(PEP)是一个严重的并发症。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因其抗炎和镇痛作用,可能在预防PEP中发挥作用。探索适合的用药时机及联合用药效果,有助于降低PEP发生风险。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NSAIDs在PEP预防中的给药时机及影响因素,以确定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最佳应用。方法 纳入2021年12月—2023年12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普外科及肿瘤科接受ERCP治疗的866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术前用药组(431例)与术后用药组(435例),根据使用的NSAIDs的种类,分为术前单独用药亚组(210例)、术前联合用药亚组(221例)、术后单独用药亚组(247例)、术后联合用药亚组(188例)。术前单独用药亚组于ERCP术前30 min肌注双氯芬酸钠75 mg,术前联合用药亚组同期加用吲哚美辛栓100 mg肛塞;术后单独用药亚组于ERCP术后即刻肌注双氯芬酸钠75 mg,术后联合用药亚组同步给予双氯芬酸钠75 mg肌注及吲哚美辛栓100 mg肛塞。所有干预均为单次给药。主要观察指标包括PEP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术后穿孔、出血、胆管炎的发生率,比较组间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严重程度及不良反应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受检者PEP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4亚组受检者PEP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前单独用药亚组PEP发生率低于术后单独用药亚组和术后联合用药亚组(P<0.05),术前联合用药亚组PEP发生率低于术后单独用药亚组和术后联合用药亚组(P<0.05);4组PEP严重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24 kg/m2(OR=3.866,95%CI=2.493~5.996)、酗酒(OR=2.624,95%CI=1.520~4.529)、糖尿病(OR=2.687,95%CI=1.559~4.634)、插管时间>10 min(OR=4.229,95%CI=2.531~7.066)及使用双导丝技术(OR=3.542,95%CI=2.159~5.809)是PE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B超提示肝外胆管扩张是PEP发生的保护因素(OR=0.573,95%CI=0.347~0.947)。结论 BMI、酗酒、糖尿病和插管时间>10 min及使用双导丝技术是PE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ERCP术前预防性联合使用吲哚美辛栓剂及双氯芬酸钠可以有效降低PEP发生风险和严重等级,并降低受检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版本历史

[V1] 2025-07-09 11:49:17 ChinaXiv:202507.00098V1 下载全文
点击下载全文
预览
许可声明
metrics指标
  •  点击量318
  •  下载量60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