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基于景观格局的丘陵山区耕地生态——以重庆市潼南区为例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林、牧、渔业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4-08-30 合作期刊: 《智慧农业(中英文)》

    摘要: [目的/意义]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整治会改变耕地景观格局、高程、坡度、微地貌等,评价其生态风险 为后续整治工作提供数据参考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的目的为评价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整治对耕地生态风险的改 变情况以及探究生态风险与耕地坡度之间的关系。[方法]以重庆市潼南区20个县为评价单元,基于2010年和 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ArcGIS 10.8和Excel软件计算景观格局指数,通过熵权法确定各指数的权重并构建生 态风险评价模型,揭示生态风险时序空间变化特征;基于数理统计原理,对生态风险与坡度进行相关性分析,探 究生态风险与坡度的关系。[结果和讨论]2010年和2020年两个时期,干扰度指数由0.97下降为0.94,耕地整体 抗干扰能力增强;脆弱度指数由2.96增加为3.20,耕地结构更加脆弱;生态风险值由3.10下降为3.01,耕地生态 安全性提高。两个时期生态风险区域主要以低风险区和较低风险区为主,低风险区面积增加6.44%,较低风险区 面积增加6.17%,中风险区面积增加24.4%,较高风险区面积减少60.70%,高风险区面积增加16.30%,耕地生态 安全区域相对增加。耕地坡度主要以2°~25°为主,耕地坡度小于15°时坡度面积占比与生态风险值呈负相关,耕 地坡度大于15°时坡度面积占比与生态风险值呈正相关关系,坡度处于5°~8°、15°~25°、25°以上时坡度面积与生 态风险值呈极显著相关。农田宜机化整治应重点关注潼南区南部区域,并集中于耕地坡度处于5°~8°和15°~25° 区域。[结论]通过评价潼南区农田宜机化整治前后耕地生态风险并分析生态风险与耕地坡度的相关性,表明农田 宜机化整治可以降低耕地生态风险,耕地坡度面积占比可作为精准指导农田宜机化整治的重要依据,潼南区宜机 化整治工作应重点关注耕地坡度处于5°~8°和15°~25°区域。

  • 基于景观格局的丘陵山区耕地生态——以重庆市潼南区为例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林、牧、渔业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4-07-17 合作期刊: 《智慧农业(中英文)》

    摘要: [目的/意义]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整治会改变耕地景观格局、高程、坡度、微地貌等,评价其生态风险 为后续整治工作提供数据参考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的目的为评价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整治对耕地生态风险的改 变情况以及探究生态风险与耕地坡度之间的关系。[方法]以重庆市潼南区20个县为评价单元,基于2010年和 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ArcGIS 10.8和Excel软件计算景观格局指数,通过熵权法确定各指数的权重并构建生 态风险评价模型,揭示生态风险时序空间变化特征;基于数理统计原理,对生态风险与坡度进行相关性分析,探 究生态风险与坡度的关系。[结果和讨论]2010年和2020年两个时期,干扰度指数由0.97下降为0.94,耕地整体 抗干扰能力增强;脆弱度指数由2.96增加为3.20,耕地结构更加脆弱;生态风险值由3.10下降为3.01,耕地生态 安全性提高。两个时期生态风险区域主要以低风险区和较低风险区为主,低风险区面积增加6.44%,较低风险区 面积增加6.17%,中风险区面积增加24.4%,较高风险区面积减少60.70%,高风险区面积增加16.30%,耕地生态 安全区域相对增加。耕地坡度主要以2°~25°为主,耕地坡度小于15°时坡度面积占比与生态风险值呈负相关,耕 地坡度大于15°时坡度面积占比与生态风险值呈正相关关系,坡度处于5°~8°、15°~25°、25°以上时坡度面积与生 态风险值呈极显著相关。农田宜机化整治应重点关注潼南区南部区域,并集中于耕地坡度处于5°~8°和15°~25° 区域。[结论]通过评价潼南区农田宜机化整治前后耕地生态风险并分析生态风险与耕地坡度的相关性,表明农田 宜机化整治可以降低耕地生态风险,耕地坡度面积占比可作为精准指导农田宜机化整治的重要依据,潼南区宜机 化整治工作应重点关注耕地坡度处于5°~8°和15°~25°区域。

  • 移动APP用户隐私信息泄露指标及实证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8-27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针对移动APP用户隐私信息泄露日益严重的现象,分析评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有利于保护移动APP用户隐私,促进信息平台健康发展。[方法/过程] 分析移动APP用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构建用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网络分析法(ANP)与熵权法综合确定指标组合权重,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移动社交APP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 所构建的移动APP用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指标体系中APP平台原因造成隐私泄露的风险最高,用户原因造成隐私的泄露其次。整体上用户隐私泄露风险派派最高,微信最低,但都接近中等风险。为降低移动社交APP用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移动用户、APP平台以及监管部门各方应当针对不同APP的不同情况,有侧重地采取措施。

  • 移动商务中消费者个人隐私信息披露体系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8-27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移动商务消费者个人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评价对了解消费者个人隐私披露行为、提高平台和商家对消费者隐私信息安全保护具有重要作用。[方法/过程]结合移动商务特点,在梳理相关研究文献和运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构建移动商务消费者个人隐私信息披露的风险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并结合淘宝APP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数据结果表明,消费者自身脆弱风险相对于其他指标风险性最大,移动终端脆弱风险权重分值最低;同时消费者自身安全意识淡薄所占权重最大,说明提高消费者自身的隐私安全意识是保护消费者隐私信息安全最为重要的方面。

  • 输气管道腐蚀技术应用研究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31 合作期刊: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摘要: 以XX管段为对象,利用管线腐蚀调查中的CIPS、DCVG等方法,得到该条天然气管线腐蚀主要影响因素,结合检测数据,开展了腐蚀程度评价。对管道各段进行适应性评价,识别管道高风险和高后果区域,并提出减缓风险的建议。

  • 组合权重TOPSIS模型评价黄土高原小流域淤地坝系风险

    分类: 力学 >> 应用力学 提交时间: 2023-03-20 合作期刊: 《应用力学学报》

    摘要: 黄土高原小流域淤地坝系水毁案例频发,开展坝系风险评价意义重大。在构建小流域淤地坝系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层次分析法和嫡权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组合权重赋权方法,规避权重计算只考虑主、客观单方面因素的影响,提高权重确定的准确性;基于逼近理想解法(TOP-SIS)构建小流域淤地坝系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实现多目标下的淤地坝系风险排序。将该评价模型应用于王茂沟小流域,得出其风险排序为:王茂沟2号单元<黄柏沟单元<捻堰沟单元<康和沟单元<关地沟单元<王塔沟单元,与实际相符,并亟需加强王塔沟坝系单元管护。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检验法证明了组合权重TOPSIS模型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将灰色关联理论与组合权重TOPSIS模型进行同研究区坝系风险评价对比,得出组合权重TOPSIS模型在评价分辨水平和决策判断上更具优势。模型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可为小流域淤地坝系风险评价提供技术参考。

  • 银川市景观生态与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构建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2-10-2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银川市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亟需优化区域 生态安全格局。以银川市为研究区,综合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分析了银川市 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分异特征,构建了生态安全格局并提出了生态安全保护策略。结果表明:(1) 银川市景观生态风险整体呈中北部高、南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2000、2010年和2020年的景观生态 风险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2155、0.2145和0.2130,生态风险整体呈下降趋势,生态风险等级总体由 高等级向低等级转移。(2)共识别优化银川市生态廊道22条,生态节点52个,生态廊道累计长度约 511.23 km,大致呈北西东南方向网状分布,北部稀疏、南部密集。6条关键廊道贯穿南北,沿贺 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带分布,形成了三纵的空间格局分 布特征。(3)银川市优化后的生态安全格局由819.56 km2的生态源地、22条生态廊道和52个生态节 点构成,并提出了针对生态源地、廊道和节点的生态安全保护策略,以期为银川市景观生态风险评 价和生态安全水平的提升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 蒙古高原草原火灾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8-0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草原火灾是牧区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和生命安全。针对蒙古高原草原的 特点及成灾机理,以蒙古高原的草原区作为研究区,获取了 2000—2016 年各盟市的指标层数据,依 据自然灾害风险分析原理,从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 4 个方面选取 23 个评价指 标,建立了蒙古高原草原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指标权重,结合地理 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制作了蒙古高原草原火灾风险分布图。结果表明:(1)通过主成分分析得 到 7 个主成分,缩减了指标个数,准确指出草原火灾风险要素来源。(2)蒙古高原草原火灾的高危 险区分布在蒙古国中部,呈向四周递减的趋势;高暴露区分布在内蒙古东北部地区;高脆弱区分布 在内蒙古北部以及蒙古国肯特省;高防灾减灾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兴安盟和鄂尔多 斯市。(3)蒙古高原草原火灾风险从整体来看,内蒙古东北部风险高于西部地区,呈现自东向西递 减趋势;蒙古国呈现由中间向四周递减趋势。低风险、次低风险、中风险、次高风险和高风险区面 积占蒙古高原草原区面积比例分别为 4.88%、36.20%、28.37%、11.56%和 18.99%。根据中蒙各盟市 地理环境特征和经济发展水平来制定防火策略,可以降低草原火灾风险性,为草原畜牧业可持续 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 环青海湖地区表层土壤重金属富集含量 及其生态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4-23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为评估环青海湖地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富集含量与生态风险状况,按网格法采集87组土壤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ICP-AES)测定土壤重金属Cd、Cr、Pb、As、Cu、Zn和Ni,并利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探析了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污染程度、生态风险及污染来源。结果表明:环青海湖地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Cd、Pb污染在所研究的元素中最为严重,Cr、As、Cu、Zn和Ni次之,且草地的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相比农田和沙地较严重。从污染负荷指数法来看,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整体上未达到污染水平,但部分采样点污染严重。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分析显示,研究区整体上为重度污染,且单项污染指数存在不同程度超标,其污染程度依次为Cd>Pb>As>Cu>Zn>Ni>Cr。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表明,整个研究区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为中等程度,其中Cd、As的贡献率接近80%,部分区域潜在生态风险较高。相关性和因子分析可以发现,Cr、Pb、As、Cu、Zn和Ni之间的相关性显著,污染程度基本一致,很可能具有同源性。综上可知,环青海湖地区已出现土壤重金属污染,且存在潜在生态风险,需要采取适当的监测和相应治理措施。

  • 龙胜县丘陵山区土壤与罗汉果重金属含量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以宝赠村为例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9-11-15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桂林市龙胜县作为罗汉果的三大主产区之一,种植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罗汉果质量,影响到该区罗汉果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探索龙胜县丘陵山区典型贫困村罗汉果园的安全性,研究了宝赠村典型罗汉果园土壤及罗汉果果实中砷、铜、锌、铅、镉、铬、汞7 种重金属含量,采用Hankanson 指数法分析了其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①龙胜丘陵山区罗汉果园土壤(0-10 cm,10-20 cm)重金属含量均达到国家农业用地土壤筛选值标准(GB15618-2018),其中0-10cm 土壤中砷、铜、锌、铅、镉、铬、汞的含量分别为3.67、18.00、58.39、17.01、0.10、28.57 和0.08 mg·kg-1,10-20cm 土壤中砷、铜、锌、铅、镉、铬、汞的含量分别为1.93、12.56、21.47、10.51、0.04、17.09 和0.02 mg·kg-1。②0~10 cm 和10~20 cm 土层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状况总体上处于轻微生态风险等级,综合生态风险指数分别为105.29 和38.96;0~10 cm 土层不同重金属潜在的生态风险顺序为汞>镉>铅>铜>砷>锌>铬,汞、镉的生态风险分别为50.16、42.05,在总重金属风险中贡献率分别占所有重金属的47.6%和39.9%,已达中等生态风险等级。在10~20 cm 土层,7 种重金属的生态风险大小关系为镉>汞>铜>铅>砷>铬>锌。③,研究区罗汉果果实中砷、铜、锌、铅、镉、铬、汞的含量分别为0.000 24、0.273、1.10、0.001 6、0.000 13、0.000 13 和0.000 12 mg·kg-1,其生态风险状况均处于轻微风险等级,7 种重金属的生态风险顺序为汞>铜>镉>锌>铅>砷>铬,综合生态风险指数为0.21193,几乎不存在生态风险。因此,在龙胜县丘陵山区典型贫困村宝赠村,推广种植的罗汉果达到了安全质量标准。

  • 新疆和田地区耕地面源污染生态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9-03-07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随着化肥、农膜等在农业生产中的过量投入,耕地面源污染的程度随之加重。文章选取塔里木河流域上游和田地区为研究区域,依据P-S-R框架理论,构建和田地区耕地面源污染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加入土壤理化数据,使用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对和田地区1980 年及2016 年耕地面源污染状况进行生态风险评价,运用耕地生态风险模型、生态风险转移矩阵、Arcgis分析和田地区耕地面源污染时空分异状况。研究结论如下:和田地区1980 年耕地生态风险等级均为II级或III级,呈“中间高,两侧低”分布;2016 年耕地生态风险等级上升至IV级或V级,呈“倒W型”分布,各县耕地面源污染程度较1980 年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其中墨玉县和于田县在2016 年耕地生态风险等级达到最高的V级,而民丰县因自身生态环境的强脆弱性,同样需要提高关注。根据面源污染“从源头治理”的原则,应切实推进和田地区耕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提高政府重视程度,增强技术指导,开展试点工作,改善和田地区耕地面源污染现状。

  • 黄骅市未利用地开发适宜性分区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8-01-05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未利用地作为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 研究其开发适宜性及其开发模式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 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科学引导土地开发利用, 对未利用地可能的开发利用方向进行适宜性评价、研究确定开发分区, 也是推动国土科技创新的重点。在此背景下, 本文以河北省黄骅市为例, 将未利用地做宜耕、宜建和生态风险三重评价, 并结合权衡模型和遗传算法对上述三重评价进行耦合分析, 确定开发分区, 进而解决多开发方向之间的权衡问题, 为全国未利用地开发提供示范。研究表明: 1)黄骅市未利用地宜耕开发可分为4个等级, 主要为N级(不适宜)宜耕未利用地, 集中在市东部沿海; 2)宜建开发可分3个等级, 主要为J3级(低适宜)宜建未利用地, 集中分布在市中部和西部; 3)生态风险区可分为5级, 呈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 主要为中低和中高生态风险未利用地; 4)黄骅市未利用地资源可分为耕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三种重点开发区, 其中, 耕地重点开发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 建设用地重点开发区主要分布在黄骅镇周围, 生态用地重点开发区主要位于东部沿海。研究结果可为破解土地供需两难提供科技支持。

  • 基于生态的采煤矿区土地损毁与复垦过程分析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9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煤炭开采和复垦活动带来强烈的地表变化和生态环境扰动。该文以山西省平朔矿区为例, 通过构建评价模型分析采煤矿区的生态风险动态变化。通过采用最小损毁累积模型测算风险源累积损毁影响值, 利用遥感影像结合野外实测数据计算生态脆弱度指数, 得出矿区2001 年和2010 年矿区生态风险值, 分析不同开采年份中矿区由于采矿和复垦活动带来的生态风险变化。结果表明: 随着煤炭产量的增加, 2010 年土地损毁的累积影响范围比2001 年增长了7 095.17 hm2; 但是已复垦排土场的损毁累积危害下降明显, 并且随着矿区扰动区域的东移, 采矿对研究区西部的影响也在减弱。经过10 年的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措施, 已复垦的排土场生态风险值呈下降趋势, 生态系统趋于稳定。在采矿扰动区中, 2001 年处于中等风险及以下的区域占比为0.02%,到2010 年为16.77%。特大型采煤矿区扰动范围较大, 但是采后土地复垦有助于降低局部生态风险的影响。通过研究矿区土地损毁情况、复垦过程和复垦后的状态, 分析不同区域生态风险的动态变化, 可以为矿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和区域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为矿区管理和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浙江省典型水稻产区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迁移特征及定量模型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6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重金属在土壤-水稻系统中迁移转化规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采集浙江省3 个不同区位 (浙北南浔、浙中嵊州、浙南温岭)的水稻主产区土壤、水稻样品, 基于水稻品种(杂交水稻和晚粳稻)进行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因子分析, 明确主要驱动因子, 建立定量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 以此掌握浙江省典型水稻产区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3 个研究区土壤的理化性状存在差异, 其中嵊州产区土壤的pH(均值为5.52)、有机质(均值为39.4 gkg1)、重金属形态含量等均低于其他两个研究区; 3 个产区土壤和水稻中重金属含量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温岭产区土壤重金属(Cd、Cu、Zn)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产区(P0.05)偏低, 需增加环境变量, 并做进一步研究以提高预测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