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一个连续过程”与“三个阶段”:抑郁青少年情绪失调的原因探析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3-10

    摘要: 当前抑郁逐渐低龄化使得青少年的情绪失调问题备受关注。情绪调节能力作为情绪稳定的关键因素,能够帮助青少年对自身情绪状态进行有效管理;而调节情绪的动态性和多阶段加工过程等特性则是情绪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研究有利于系统地阐明抑郁青少年情绪失调的特征及原因。扩展过程模型将情绪调节过程分为识别、选择和执行三个阶段,强调阶段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还原了情绪调节的动态过程。基于该模型对抑郁青少年在情绪调节三阶段的特征进行梳理,结果发现其在各阶段均存在缺陷。考虑到三阶段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为了明确抑郁青少年情绪失调是哪一阶段的受损或中断对后续阶段产生了影响、影响的程度如何以及采用指导性的干预是否可以改变这种影响,未来研究可以通过1)脑电技术与漂移扩散模型相结合的方式还原情绪调节的动态变化过程;2)更为全面地研究不同抑郁症状水平青少年的特点;3)关注情绪反应性异常的双重性,更为系统地揭示抑郁青少年情绪失调的原因,以此来探究抑郁青少年情绪失调的干预路径和举措。

  • 智能制造师徒关系理论构建及对团队双元创新的驱动机制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10-09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智能制造正逐渐成为制造业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获得竞争优势的新方向, 企业创新则成为制造业推动数智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 当前关于智能制造以及数智化转型的企业管理研究中, 学者们多聚焦于技术构成、商业模式等宏观层次议题, 缺乏从企业内部社会关系网络视角开展创新的激发过程研究。基于此, 本研究在智能制造情境中构建新型师徒关系理论, 为企业从微观视角激发团队双元创新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基于多重团队过程模型, 本研究探讨了智能制造师徒关系通过塑造团队转化和行动两个不同过程激发团队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的具体路径, 同时基于人际和人智两个过程分析智能制造情境中团队双元创新激发过程的边界条件。本研究不仅为智能制造情境中的人才培养与管理提供理论思路, 且从微观层次丰富学界对智能制造情境中企业创新驱动机制的认识。

  • 意义建构视角下移动互联网信息偶遇过程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8-27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深化完善信息偶遇理论研究,以为用户提升信息偶遇能力及相关服务商优化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模式提供理论基础与思路。[方法/过程]通过半结构化访谈采集30个移动互联网信息偶遇关键事件,基于扎根分析理论,利用Nvivo11对数据进行编码分析,经过对自由节点间关系的概念化与范畴化,最终形成信息偶遇过程相关的13个树节点及7个核心树节点。[结果/结论]移动互联网信息偶遇过程可分为信息偶遇前、信息偶遇中、信息偶遇后3个阶段,包括注意启动追踪摘取利用返回结束7个环节,3个阶段分别经历了认知断带、填平断带、跨越断带从而完成偶遇信息的意义建构。

  • 空间存在:虚拟环境中何以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空间存在是个体全神贯注地沉浸在虚拟环境中时产生的身临其境的主观体验/感觉, 包括自我定位与知觉到在虚拟媒介环境中的可能行为两个维度。与我们在真实环境中的体验相似又不同, 属于具身认知的范畴。当前对空间存在问题的研究可分为理论建构与实证检验研究两类。前者主要是采用演绎推理方式, 探究空间存在的产生过程、决定因素与影响因素; 后者主要采用实验研究, 对空间存在进行测量,通过实证研究考察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 并检验在不同虚拟环境中的效果。未来需整合两类研究, 把理论模型应用于媒介心理学基础性与应用性问题上, 以促使这一领域研究不断深入。此外, 空间存在的神经机制、实际应用的价值与效果也需要做进一步的深入探索。

  • 自主安全动机与安全绩效的多水平模型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自主安全动机对安全绩效的积极作用已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但自主动机与安全绩效多水平的作用机制还未得到深入研究。结合自我决定理论与多水平动机过程, 个体与团队自主安全动机通过安全目标, 进而影响安全绩效; 在安全工作情境中通过对自主支持、工作重塑的干预促进自主安全动机。研究拟结合认知测量和问卷测量, 通过纵向研究、实验、准实验研究等方法探讨上述问题。研究结果一方面可拓展自我决定理论与安全绩效的研究; 另一方面为安全管理实践, 尤其是安全培训提供理论依据, 对高风险企业安全绩效的改善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 依恋对情绪调节过程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以依恋理论为基础的研究已证明依恋对情绪调节的影响, 但这些研究忽视了情绪调节作为一个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因此现有研究无法回答依恋为何会对情绪调节产生影响。扩展过程模型将情绪调节分为三个阶段, 并清晰地描述了情绪调节的过程以及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该模型来看, 在情绪调节的三个阶段均可发现与依恋有关的个体差异, 并且依恋对于情绪调节早期阶段的影响可能是导致后期阶段产生个体差异的原因。未来的研究应在探讨依恋对情绪调节的影响的同时关注环境因素的影响; 设计新的实验范式以证实情绪调节三阶段的连续性并探索依恋影响情绪调节的潜在机制; 探讨依恋对情绪调节灵活性的影响。此外, 未来的干预研究应设计更具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改善非安全依恋个体的情绪调节。

  • 幸灾乐祸的重新审视和互动的构想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幸灾乐祸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情绪, 但却是一个远未研究透彻的领域。以往研究将幸灾乐祸视为一种不道德的情绪,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其有一定的正向意义并循此展开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全面梳理, 对幸灾乐祸的概念与测量方法的总结及对现有研究的整合, 构想了幸灾乐祸的互动过程模型。该模型的优势在于基于互动视角融合了互动双方(自身和他人)因素, 并基于过程视角明晰了幸灾乐祸乐祸发生的过程和发生后的变化。该模型指出今后研究者应关注幸灾乐祸前后事件的发生情境和情境中的多方互动, 并希冀对其他社会情绪研究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 智能制造师徒关系理论构建及对团队双元创新的驱动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03

    摘要: 智能制造正逐渐成为制造业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获得竞争优势的新方向, 企业创新则成为制造业推动数智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 当前关于智能制造以及数智化转型的企业管理研究中, 学者们多聚焦于技术构成、商业模式等宏观层次议题, 缺乏从企业内部社会关系网络视角开展创新的激发过程研究。基于此, 本研究在智能制造情境中构建新型师徒关系理论, 为企业从微观视角激发团队双元创新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基于多重团队过程模型, 本研究探讨了智能制造师徒关系通过塑造团队转化和行动两个不同过程激发团队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的具体路径, 同时基于人际和人智两个过程分析智能制造情境中团队双元创新激发过程的边界条件。本研究不仅为智能制造情境中的人才培养与管理提供理论思路, 且从微观层次丰富学界对智能制造情境中企业创新驱动机制的认识。

  • 北方地区叶面积指数变化对蒸散和产水量的影响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10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伴随植树造林/再造林等工程实施, 我国北方地区叶面积指数(LAI)近年来变化明显。但有关植树造林等引起的LAI 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仍存在争议。本研究利用卫星遥感LAI 数据和生态 过程模型(BEPS)评价了2000—2014 年北方地区LAI 变化对蒸散和产水量的影响。首先评价了北方地区LAI 的变化趋势; 在此基础上采用“去趋势”法去除LAI 变化趋势而仅保留其年际变化; 而后分别基于原始和去趋势后LAI 序列驱动BEPS 模拟北方地区蒸散; 最后基于两种情景比较分析LAI 变化对蒸散和产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北方地区LAI 发生显著变化的地区占北方地区面积的20.2%, 其中LAI 显著升高和显著降低地区面积分别占18.8%和5.5%。在像元尺度上, LAI 升高会促进蒸散并降低产水量, LAI 降低则相反。在区域尺度上,LAI 升高分别对蒸散和产水量产生了显著的正负效应; LAI 变化对水循环影响取决于研究区覆盖范围和研究区内LAI 升高和降低的比例。考虑到LAI 升高对产水量可能产生的负效应和北方地区的缺水危机, 未来植树造林活动或许应该考虑更多集中于南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