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5-07-18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具有高致残率、高疾病负担的特点,其防治需要多学科协作与长期规范化管理。当前,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糖尿病足管理中常面临专科资源不足、连续性照护欠缺等问题。目的 本文通过对1例首诊社区的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的成功管理路径及诊疗过程分析,探索以“专科-全科”特色家医签约服务为依托的共同照护管理模式在社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人群管理中推广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梳理分析“专科-全科”特色家医签约服务新模式对1例糖尿病足患者的全程治疗及管理路径。同时以“糖尿病足,社区”为中文关键词分别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以“Diabetic foot and Management,Diabetic foot and Administration,Community diabetic foot”为英文关键词检索PubMed相关英文文献,检索时间为2004—2024年,对糖尿病足现有社区管理模式及内容进行分析比较,突出以“专科-全科”特色家医签约服务为依托的共同照护管理模式的成效与优势。结果 该患者经“专科-全科”特色家医签约服务为依托的共同照护管理后坏疽足趾得以保全、足部感染得到治愈,与此同时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均达到控制标准;结合文献检索结果,目前国内、外对于社区糖尿病足的管理模式多处在探索阶段,包括基于社区的管理模式、医院-社区联动管理模式、医院-社区-家庭管理模式、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智慧护理模式、自我管理模式、多学科团队管理、利用计算机软件、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应用程序和网络摄像头等设备进行远程诊疗和指导模式、人工智能糖尿病足溃疡预测模式以及跨专业糖尿病足管理团队等。结论 以“专科-全科”特色家医签约服务为依托的共同照护管理模式对社区糖尿病足患者管理效果显著,且此模式与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糖尿病足管理模式相比团队构架简单,成员分工明确、服务强调个体化、运作效率更高,值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应用。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4-08-19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帕金森病(PD)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增加了医保的疾病负担,目前的慢性病管理模式在 PD 患者的社区管理中没有发挥作用。目的 探讨以运动障碍专科医生为主导、社区医生为中心的 PD 管理模式的效果,以期提高社区医生的 PD 综合管理能力,提高 PD 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2023 年 5 月在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诊治的 102 例 PD 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主动干预组各 51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社区管理,主动管理组患者接受以 PD 为亚专业的社区医生的主动管理,管理内容包括用药调整、运动康复、饮食营养、认知功能障碍和精神功能障碍管理等。分别于患者回归社区的 1 周内(管理前)和 6 个月时(管理后)对患者开展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单日左旋多巴等效剂量、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 Ⅲ)、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四部分(UPDRS- Ⅳ)、Hoehn-Yahr(H-Y)分期、39 项帕金森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PDQ-39)。结果 管理 6 个月时,主动管理组患者的左旋多巴等效剂量高于管理前,UPDRS- Ⅲ评分、UPDRS- Ⅳ的其他并发症维度得分、PDQ-39 得分低于管理前(P0.05)。单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主动管理组患者 PDQ-39 降低的可能性是对照组患者的 11.769 倍(95%CI=4.340~31.918,P<0.001)。结论 以运动障碍专科医生为主导、社区医生为中心的 PD 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为 PD 社区管理提供了参考。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4-05-27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常见慢性病,基层医生是高血压管理的主力军,而医源性治疗惰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层高血压控制的达标情况。目的 调查基层医生在高血压诊疗过程中的治疗惰性现状,并分析治疗惰性成因,为改善我国高血压控制率提供参照依据。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于2023年7-8月向天津市32家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基层医生发放调查问卷,从高血压诊疗知识掌握程度以及“软理由”“高估治疗效果”“医保政策”这3个维度评价基层医生在高血压诊疗过程中的治疗惰性现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治疗惰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407份,回收有效问卷386份,有效回收率97.96%。(1)基层医生高血压诊疗知识得分为6(0.5),得分率为61.19%(5.50/9.00);高血压治疗惰性总得分为48(7.0)分,得分率为56.55%(45.24/80.00)。(2)“软理由”维度得分为26(4.8),得分率为51.97%(25.89/50.00);“高估治疗效果”维度得分为10(2.0),得分率为65.42%(9.81/15.00);“医保政策”维度得分为6(2.5),得分率为44.64%(6.96/15.00)。3个维度治疗惰性平均得分比较,“医保政策”维度得分相较于其他两组得分最低(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涉农区域、高血压诊疗知识掌握程度较低以及每周接诊高血压患者人数≤10人的基层医生治疗惰性倾向更高(P<0.05)。结论 基层医生在高血压诊疗过程中普遍存在治疗惰性,高血压诊疗认知水平较低、“高估治疗效果”和“软理由”是导致基层医生在高血压诊疗过程中存在治疗惰性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强针对高血压治疗惰性的教育,开展多样化的诊疗知识及管理培训,同时推行临床信息化和人工智能决策系统,或可有效改善基层医生的高血压治疗惰性。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07-22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高复发性和高致残性的精神病性障碍。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预防复发是精神分裂症治疗的关键,也是决定患者预后和社会功能改善程度的核心因素。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后文简称长效针剂)作为精神分裂症治疗、预防复发的重要手段,被国内外指南/共识推荐为精神分裂症全病程治疗的首选方式之一。同时,社区作为精神分裂症康复的重要环境场所,近年来陆续开展了一系列社区管理模式的探索。目前,国内多个管理政策及文件强调在社区精神分裂症管理中应用长效针剂,但是社区医生对长效针剂知识和应用技能不足,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长效针剂在社区的应用,成为患者全面康复的瓶颈之一。在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精神分裂症协作组的组织下,联合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由13位精神科及全科医学专家组成了本共识专家组,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国内外指南与共识、专家经验、我国社区的特征,解决社区长效针剂使用中面临的医学相关问题,以期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预后。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07-09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程长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国际上已经开始建立专科医生与全科医生(general practitioners,GPs)合作的PD患者全程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降低家庭、社会的负担。我国卫生管理体制与国外不同,目前尚未有适合我国的PD社区管理方案。目的 探索构建适合我国GPs使用的PD社区规范管理方案。方法 检索国内外与PD诊疗管理相关指南、规范和共识等文献,经全文筛选和提取相关条目;进一步通过专家访谈,结合循证依据,拟定PD社区规范管理方案讨论条目;采用Delphi专家函询法构建适合我国GPs使用的PD社区规范管理方案。结果 经两轮Delphi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 100.0%,两轮权威程度分别为0.84和0.85,两轮问卷协调系数P值均小于0.05,均具有显著性。最终构建了包含“管理对象和内容”、“上转建议”、“接收建议”及“疾病管理”4部分共77个条目的PD社区规范管理方案。结论 两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程度和权威程度较高,两轮函询后专家的意见趋于一致,专家意见协调性较好,结果可信。最终构建的PD社区规范管理方案可以指导GPs参与到PD临床随访和日常管理中,以此来提高社区PD管理服务水平、减轻PD患者经济压力。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07 合作期刊: 《分子影像学杂志》
摘要: 目的探讨在城市社区中开展艾滋病防治管理的有效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4年连续3年中,本社区居民对艾滋病的认识情况,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纳人管理及人数分布的统计数据。结果社区居民对艾滋病的性、血液及母婴传播途径知晓率逐年提高,达93%以上,辖下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病例转介率、建档率、随访干预率、配偶或性伴侣检测率、CD4检测率显著增加,社区内新增发病人数较大,以90后青少年为主。结论建立以社区管理为基础的艾滋病感染者/病人随访干预模式,开展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可提高艾滋病综合防治效果,是遏制艾滋病传播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