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不同供氮水平下宁夏枸杞养分吸收利用特征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5-04-08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为探明宁夏枸杞养分需求规律,以4年生“宁杞七号”为研究对象,基于无土栽培营养液循环利用试验装置,以氮素浓度为控制指标设置4个处理(150 mg·L-1、210 mg·L-1、270 mg·L-1和350 mg·L-1),监测枸杞长势、产量、品质指标,并检测全生育期枸杞对各营养元素的吸收量。结果表明:枸杞对大中量元素的吸收量为 N>K>Ca>Mg>P,微量元素为 Fe>B>Mn>Zn>Cu;春梢生长期N、K吸收最高分别为1.578 g·d-1、0.954 g·d-1,始花期P、Fe、B吸收最高为0.029 g·d-1、9.321 mg·d-1、3.935 mg·d-1,夏果期Ca、Mg、Mn、Zn、Cu吸收最高,为0.254 g·d-1、0.764 g·d-1、1.113 mg·d-1、0.498mg·d-1、0.184 mg·d-1;产量与N、P、K吸收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98、0.84,与各微量元素不具有显著相关关系。利用TOPSIS熵权法分析确定T4处理(N素浓度350 mg·L-1)最优,则生产1000 kg枸杞干果需吸收N 269.92 kg、P 5.96 kg、K 133.93 kg、Ca 135.73 kg、Mg 48.81 kg、Mn 534.04 g、Fe 1729.08 g、Zn 96.79 g、Cu 41.08 g、B 737.49 g,利用比例为N:P:K:Ca:Mg=10:0.22:4.96:5.03:1.81,Fe:Mn:Zn:Cu:B=10:3.09:0.56:0.24:4.27。

  • 家庭医生团队多专业协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4-09-10

    摘要: 背景 基于家庭医生团队实施有效的多专业协作是满足居民日益复杂的健康需求、提供高质量整合型卫生服务的关键,但目前缺少针对团队多专业协作的科学可行评价工具。目的 在协作四维模型(D'Amour 模型)基础上建立一套家庭医生团队多专业协作评价指标体系,为家庭医生团队及其多专业协作的持续发展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法、政策归纳法、半结构化访谈初步建立指标体系;于 2023 年 4—6 月,采用改良德尔菲法对 24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根据函询结果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 - 熵权法综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 两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 100.00%(24/24),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 0.874、0.885,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 0.157(χ2 =166.005,P<0.05)、0.146(χ2 =151.145,P<0.05)。最终构建了包含 5 个一级指标、11 个二级指标、27 个三级指标及其权重的家庭医生团队多专业协作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共同目标与愿景”“内在化”“治理”“规范化”“激励”的权重分别为 0.126 7、0.190 4、0.291 3、0.118 0、0.275 4。结论 构建的家庭医生团队多专业协作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提升团队多专业协作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双碳目标下的统计测度研究基于的灰色预测自移动回归模型

    分类: 统计学 >> 经济统计学 提交时间: 2024-08-17

    摘要: 2020年9月22日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明确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然而,过往的社会发展模式致使碳排放量逐年升高,因此必须解决发展与碳减排之间的矛盾。本文对某区域的碳排放量与经济、人口、能源消费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为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提供决策支持。为实现这一目标,建立了包括经济指标、人口指标、能源消费量指标和碳排放量指标在内的全面指标体系。对该区域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的碳排放量、经济、人口和能源消费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了2010年、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的碳排放量总量,并分析了其变化趋势。全面分析了该区域碳排放量与经济、人口、能源消费量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研判了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所面临的主要挑战。首先是能源结构转型其次是技术创新与推广,第三是政策与治理,最后是社会经济转型。建立了区域碳排放量与经济、人口、能源消费量之间的关联模型。使用ARIMA模型进行碳排放量的预测,并考虑到双碳政策和技术进步等因素。运用熵权法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分析各指标之间的关联程度。由结果预测碳排放量的变化趋势,为制定双碳路径规划提供重要依据。通过kaya模型计算得到碳排放与各因素模型推算出三种情景下碳达峰的具体时间,基准情景、自然情景、雄心情景三者碳达峰时间分别为:2022年、2036年、2021年,为双碳路径规划提供判断依据与支持。本研究的结果对于实现碳减排目标、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分析碳排放量与经济、人口、能源消费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研判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所面临的挑战,制定出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推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碳减排目标。

  • 基于改进方法的承德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3-01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为客观反映地表水水质状况,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组合赋权以及加权平均综合评价原则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并与单因子评价法、内梅罗指数法、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比较,评价承德地区地表水环境质量。结果表明:2021年承德地区地表水水质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性,除7-9月的部分断面水质为较差外,其余断面水质均在Ⅰ~Ⅲ类;影响承德地区地表水水质的主要因子为CODMn和TP;单因子评价法和内梅罗指数法无法反映整体水质状况,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相较于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法兼顾了各污染因子间相互作用,并弱化了个别水质指标对评价结果的影响,且能够对同一类别水质进行排序,更适用于承德地区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

  • 基于公办与民办差异视角的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分类: 物理学 >> 普通物理:统计和量子力学,量子信息等 提交时间: 2023-08-30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近几年,关于我国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影响因素等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关于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的研究报道较少,且缺乏对不同类型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差异的比较研究。目的 评价公办与民办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方法 2020 年 10 月2021 年 9 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内蒙古包头市、陕西省西安市、湖北省宜昌市、浙江省绍兴市共 4 个地区进行问卷调查,共选取 25 家养老机构老年人 1 106 位。通过 SERVQUAL 模型构建包含可靠性、及时性、保障性、规范性、移情性 5 个维度和 15 项二级指标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别计算公办、民办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公办、民办养老机构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满意度综合评价值分别为 41.66、38.82 分,其中公办养老机构 15 项二级指标评分均在 40.00 分以上,民办养老机构 13 项二级指标评分在 40.00 分以下。结论 公办与民办养老机构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满意度综合评价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规范性、移情性维度评分差异较大,可靠性、及时性、保障性维度评分差异较小,这为发现不同维度下医养结合服务存在的问题、促进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高质量提供了参考。

  • 移动APP用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评价指标及实证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8-27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针对移动APP用户隐私信息泄露日益严重的现象,分析评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有利于保护移动APP用户隐私,促进信息平台健康发展。[方法/过程] 分析移动APP用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构建用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网络分析法(ANP)与熵权法综合确定指标组合权重,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移动社交APP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 所构建的移动APP用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指标体系中APP平台原因造成隐私泄露的风险最高,用户原因造成隐私的泄露其次。整体上用户隐私泄露风险派派最高,微信最低,但都接近中等风险。为降低移动社交APP用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移动用户、APP平台以及监管部门各方应当针对不同APP的不同情况,有侧重地采取措施。

  • 基于熵权TOPSIS及因子分析的学术期刊综合评价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8-27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对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的综合质量进行评价,发现样本期刊质量在评价年间的变化,为期刊评价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过程] 以2011-2017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为数据源,选取34种图书馆学情报学类期刊为样本期刊,经过筛选得到7个指标,使用熵权法结合因子分析计算各指标权重,通过TOPSIS法计算各年期刊综合得分并构建综合评价矩阵。最终对综合评价矩阵进行聚类分析得到2010-2016年图书馆学情报学类期刊分档情况。[结果/结论] 结果表明:①进行期刊评价时应对评价指标进行严格筛选;②各指标所属的公因子趋于稳定;③为指标设置不同权重以体现其意义;④载文质量高于载文数量;⑤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存在马太效应;⑥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需要进一步发展。

  • 多维度视角下百度百科词条评价指标构建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7-26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将用户使用行为纳入百科词条评价体系中,从多维度视角对百度百科词条进行综合评价。[方法/过程]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基于4个维度,选取了12项量化指标作为研究指标,对百度百科词条作了综合评价。[结果/结论]用户使用行为指标与链接指标在词条综合评价中起到相对重要的作用;研究丰富了百科词条研究的评价体系,但局限是未考虑丰富度、严谨性等难以准确量化的特征。

  • 西北地区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估及时空分布特征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23-05-30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西北地区是重要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研究其农业干旱脆弱性时空分布特征是有效应对干旱气候的关键。基于IPCC评估框架,考虑蒸散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将多时间尺度干旱指数纳入指标体系,研究西北地区农业干旱脆弱性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02020年该地区农业干旱脆弱性呈现下降态势,其中20102015年下降幅度最大,但区域均衡性减弱,出现两极现象;20152020年脆弱重心逐渐向南部地区转移,形成辐射效应。该地区农业干旱脆弱性冷热点区域变化显著,2010年热点区域集中在新疆西南部,冷点区域分布在新疆北部和宁夏;2020年热点区域转移至甘肃和青海南部,且呈现向外辐射现象,冷点区域主要集中在新疆北部地区。

  • 中国智慧冷链发展水平评价及对策建议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林、牧、渔业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3-05-15 合作期刊: 《智慧农业(中英文)》

    摘要: 新一代信息技术促使冷链智能化水平得以快速发展,精准把控智慧冷链发展水平是实现技术瓶颈重点突 破与发展方向战略布局的前提基础与保障。基于此,本研究从供给能力、仓储能力、运输能力、经济效益、信息 化水平等维度构建了中国智慧冷链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并结合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 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 对20172021年中国30个省市(不包含西藏、香港、澳门、台湾) 的智慧冷链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通过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ESDA) 和地理 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 分析评价指标对不同省市的影响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经 济发展状况、配套设施建设与信息化水平对智慧冷链建设影响作用较大;东部沿海地区智慧冷链发展普遍较好, 西南和西北地区发展缓慢,整体发展较为落后;评价指标具有显著时空异质性,影响程度随空间位置和时间发生 变化。为提升中国智慧冷链整体发展水平,就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促进信息化转型升级提出相应发展对策。本研 究可为实现中国智慧冷链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等提供科学依据。

  • 共性技术识别方法构建与实证研究——以集成电路行业为例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构建共性技术识别方法体系以识别行业共性技术,为科技管理、科学研究、企业研发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过程] 通过概念辨析和特征判断确定共性技术最主要特征为基础性和广泛性,以中心度指标和结构洞指标测度技术基础性,以技术覆盖行业、行业间技术领域以及行业内技术领域数目测度广泛性,使用熵权法为各指标赋权,结合四象限组合分析法进行行业共性技术识别。[结果/结论] 以集成电路行业为例开展共性技术识别实证研究,通过文献调研初步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环境与高质量 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8-09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环境保护作为新常态时代下我国推进生态流域文明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推进黄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选取我国黄河流域唯一被干流贯通的省会城市兰州市为研究对象,根据20102019年黄河流域兰州段统计资料,构建了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环境及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法构建耦合度模型,全面解析和综合评估了生态环境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水平特征。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环境水平并不高,呈恶化-好转-恶化-好转的态势,而高质量发展水平呈降-升-降-升-降-升的波动态势。总体来看,兰州市生态环境与高质量发展协调性有待加强,应充分考虑黄河流域整体性特征,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原则,同步推进产业的专业化整合与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综合治理能力,在城乡融合发展基础上优化城市功能结构布局,最终实现人居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 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洪水风险评价 ——以武威地区为例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22-06-02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洪水灾害是世界范围内发生最为频繁的自然灾害。中国是世界上洪水风险增长最显著的地区之一。针 对甘肃省武威市山洪灾害多发的实情,采用结合主客观权重的博弈论组合赋权的洪水评价方法,应用GIS技术,从 致灾因子危害性、孕灾环境稳定性和承灾体脆弱性三方面出发,共选取7个指标构建洪水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得到 了各评价单元的洪水风险度空间分布。评价结果表明:武威市整体洪水风险等级为较低风险,与历史洪水事件数 据吻合较好。其中,洪水高风险区只占总面积的4.94%,集中分布于凉州区与古浪县交界处和天祝藏族自治县西南 部地区;较低风险区与低风险区之和占总面积的43.84%,集中于民勤县的东部沙漠区。通过将单一赋权方法与博 弈论组合赋权法进行了比较,表明博弈论组合赋权法可以减少单一赋权方法的主观性,提高洪水风险图的精度,为 洪水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 变化环境下黄河流域河流健康诊断研究

    分类: 水利工程 >> 水利工程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21-01-26

    摘要: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水沙关系不协调、洪水灾害频繁,一直是黄河流域治理的主要难题。近年来黄河来水来沙减少,水沙关系发生深刻变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黄河河道边界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沿黄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变化环境下开展黄河流域河流健康诊断尤为必要。本研究采用信息熵和熵权法等方法研究黄河流域河流健康发展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分析河流系统健康程度,1980年~1986年黄河流域河流系统总体趋于健康状态,1987年~1999年河流系统总体表现为不健康,2000年~2019年整个河流系统又向着有序、健康方向发展;(2)分析河流健康指数趋势发现,1980年~1984年河流系统向好发展,1984年~1996年河流系统呈现出越来越不健康的趋势,1996年~2019年河流系统呈现出向好发展态势;(3)1986年以前河流系统敏感因子为宁蒙河段主河槽过洪能力,1987年~1999年期间敏感因子为宁蒙河段主河槽过洪能力和花园口总水量,21世纪以来敏感因子为黄河下游总冲淤量和来沙量;黄河下游总冲淤量和宁蒙河段主河槽过洪能力为整个时期的敏感因子。研究结果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 甘肃省“五化”协同发展时空演变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18-10-23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以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甘肃省87个县区、县级市及自治县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化(简称“五化”)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地理加权回归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结合构建的“五化”协同发展模型,对甘肃省“五化”协同发展的时空分异格局、时空演变趋势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甘肃省各市州科学的制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甘肃省“五化”协同发展格局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且空间差异显著,协同水平呈现出明显的西北高、东南低分布格局;“五化”发展水平和综合水平较低,协同水平总体不高,以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和勉强协同为主,但总体上升幅度较大;“五化”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按其影响力大小依次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财政支出>地形起伏度>城乡居民消费差>降水量。

  • 全球变化背景下南方丘陵区农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时空演变特征研究——以衡阳盆地为例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8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生态系统适应性已成为全球变化与发展的热点问题。生态系统适应性演变是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的重要表现。我国南方丘陵区是典型的稻作农业区, 研究其农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十分重要。文章以衡阳盆地为例,从自然、社会、经济3 个方面选择12 个指标构建农业生态系统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单元分为衡阳市区及其各县域, 以1999—2014 年共16 年为研究时域, 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计算衡阳盆地的适应能力指数。结果表明: 衡阳盆地农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总体状况较好, 其空间分异较复杂, 耒阳市的适应能力最强, 祁东县次之, 常宁市最弱。时间演变表现为波动上升的特点, 评价时域16 年分为3 阶段: 1999—2004 年为适应性小幅度振荡的低值阶段, 2005—2010 年为适应性显著波动总体上升阶段, 2010—2014 年为适应性快速上升阶段。研究结论可为研究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