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CiteSpace 和VOSviewer 的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5-02-27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进行可视化图谱的量化分析,以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为数据源,选取1984—2023年的2221篇中文文献和51篇外文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关键词时序、关键词聚类密度、关键词突变、作者合作网络、英文文献共被引的可视化分析,从而把握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整体趋势和热点。结果表明:(1)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大体分为萌芽阶段(2004年以前)、快速发展阶段(2004—2017年)、稳步发展阶段(2018年至今)。(2)关键词共现主要在区域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区域经济与协调发展、统筹、一体化、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等。关键词突变表明2018年之后新时代、城市群、西部大开发、数字经济等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前沿。(3)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文献作者彼此之间联系并不紧密,乏跨地区、跨部门、跨学校、跨研究机构的交流。(4)国外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注重区域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目前,在国家总体规划和政策扶持下,区域协调发展研究随实践深化,旨在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回归到实践中。

  • 我国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区布局和近期区域指引

    分类: 统计学 >> 社会统计学 提交时间: 2024-05-1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四大板块”总体战略叠加区域重大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有力支撑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但也因 战略分割带来了资源浪费、区域发展不协调加剧等潜在风险。文章在归纳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形势的基础上, 从战略协同融合的视角,突出国土空间全覆盖、核心引领和重大战略指引,提出了综合功能区布局方案,将 我国划分为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长江中游地区、长江上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黄河下游地区及汾渭 谷地、黄河“几字弯”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十大片区,并探讨了不同片区的功能定位和 近期重点任务,以期为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提供参考。

  • “十五五”时期中国的理论探索、战略创新与路径选择

    分类: 统计学 >> 社会统计学 提交时间: 2024-05-1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扶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区域重大战略实施等举措,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态势 良好。“十五五”时期,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着全球资源环境供给短缺、我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消费增长 缓慢疲软、发达国家多方打压、发展中国家凭借成本低廉优势不断追赶的巨大挑战。文章首先提出了空间发 展均衡理论、流空间经济网络节点源汇空间组织理论、创新链—产业链空间收敛理论等新的学术思想,在进 行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明确了营造发达地区发展新动能和培育欠发达地区发展增长极并重、更应把区域协调 发展作为近期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途径的战略要点。研究认为:重视科技创新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主导 作用,因地制宜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新质生产力布局”的区域模式、形成综合功能区的新发展格局、推进资源利用型产业布局重心西移、重视培育关键地带的增长极功能应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路径。最后,文 章还就充分发挥主体功能区战略性和基础性作用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