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付费问答平台的用户付费模式及付费意愿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8-27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随着分享经济的发展,以在线付费问答平台为代表的知识付费产品有效地实现了知识的变现,本研究以这类平台为切入点,探索用户的付费模式及付费意愿,加深对用户知识付费行为的认识。[方法/过程]通过对分答、值乎和微博问答三大平台的比较分析,总结在线付费问答平台的用户付费模式,利用问卷调查法考察用户的付费意愿及其动机。[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在线付费问答平台主要有两种用户付费模式:提问付费和围观付费。用户对这两种付费模式没有特别偏好,二者呈现不完全替代关系,且影响用户对这两种付费模式的付费意愿的动机因素有所不同。本研究认为,知识付费在本质上是知识驱动型的信息消费行为,同时具有明显的粉丝经济特点。

  • 社会规范对大学生网络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数字教育资源的广泛使用,学术不端行为呈现出有别于传统形式的新特点以及更为迅猛的发展态势。研究聚焦于社会规范对大学生网络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并探索影响其关系的中介变量,以加深对网络学术不端行为发生机制的认识。[方法/过程] 鉴于互联网环境中学术不端行为的社会性显著增强,选择从微观视角深入考察社会规范如何对网络学术不端行为产生影响。基于社会认知道德理论、道德四成分模型等理论构建感知严重性和道德判断的序列中介效应模型,并利用在上海市3所不同性质高校学生中收集的问卷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社会规范对网络学术不端行为不仅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还具有显著的间接效应;其中的间接效应由两条中介作用途径产生:通过道德判断的独立中介作用;通过感知严重性和道德判断的序列中介作用。相关结果可以为网络学术不端行为的有效预防和治理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对策,也为审视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了新视角,丰富了有关学术不端的学术研究文献。

  • 连片特困地区物流业发展的减贫效应测度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9-06-14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为科学测度连片特困地区物流业发展的减贫效应,基于熵权-TOPISIS模型对贫困程度进行评估,并以综合贫困指数为被解释变量,表征物流业发展水平的6个指标(货物周转量、物流业增加值、公路网密度、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和货物平均运距)为解释变量,引入空间杜宾模型(SDM)计量县域尺度下物流业发展对区域减贫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物流业增加值、路网密度和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对区域减贫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物流业增加值每增加108元,本县(区)的综合贫困指数将降低0.060;货物周转量、公路网密度和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对区域减贫的间接(空间溢出)作用明显,本县(区)货物周转量每增加108 t·km-1,毗邻县(区)的综合贫困指数将降低0.020。均衡物流产业的空间分布、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和调动贫困县(区)物流需求,是发挥物流减贫效应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