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5-07-17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随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持续深入,如何将有效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向功能楼宇人群成为关注焦点之一,切实了解该类人群的需求特征是制订有效策略的重要手段。目的 了解功能楼宇人群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为完善和优化功能楼宇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4年3—4月,采用典型抽样法在课题组所在辖区选取功能楼宇3个,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在功能社区抽取中青年396名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信息、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的KANO问卷、过去6个月接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多的时间段及支付意愿等。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的KANO问卷进行信效度分析,构建Better-Worse矩阵对19个服务条目进行KANO需求特征分析,根据不同服务时段和支付意愿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共回收396份有效问卷,19个签约服务条目形成的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91。按KANO模型对条目进行初步归类,19个条目均属于无差异属性项目,构建Better-Worse矩阵对需求属性进行进一步划分,诊疗服务中的“代配药服务”“专家坐诊服务”2个条目,健康管理服务中的“体检报告解读和健康咨询”“眼症防治”“颈椎病防治”等9个条目归属为“期望属性”项目,诊疗服务中的“延伸处方”服务归属为魅力属性项目,其余为无差异属性项目。敏感性分析显示:“长处方”服务在上班前1 h、周末时段的SR值最高,“中医体质辨识/推拿/艾灸/拔罐/刮痧/针灸”服务在午间1 h服务的SR值最高;支付意愿在0~50元/人/年和≥201元/人/年时“专家坐诊”服务的SR值最高,支付意愿在151~200元/人/年时“中医体质辨识/推拿/艾灸/拔罐/刮痧/针灸”服务的SR值最高。结论 功能楼宇人群对家庭医生签约下的专项化健康管理服务需求度较高,需求内容多元化,家庭医生提供的长处方、代配药、专家坐诊等签约诊疗服务是满足中青年人群服务需求的基石,应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针对此类人群的服务内容设计。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19-11-15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为了探讨天山雪岭云杉林生物量在个体组织中的分配情况及其变化规律,在研究区进行了大量的野外测量,利用已有的雪岭云杉林估算方程,分析了天山雪岭云杉林生物量在各器官(干、枝、叶、皮、根)中的分配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 研究区雪岭云杉林的平均生物量为388.74 t·hm-2,树木各器官中,干、枝、根、叶和皮分别占生物量的43.65%、28.60%、13.49%、11.08%和3.18%。(2)各径级生物量所占百分比为:33.53%(40~50 cm)、20.13%(20~30 cm)、19.59%(30~40 cm)、18.19%(50~60 cm)和2.05%(10~20 cm);树木生物量在不同树高中的分配表现为:48.78%(20~30 m)>35.27%(10~20 m)>14.70%(30~40 m)>1.25%(0~10 m);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分配比例为:87.54%和12.46%,分别为340.30 t·hm-2和48.44 t·hm-2。(3) 随海拔升高,天山雪岭云杉林生物量呈“单峰”变化,在海拔2 100~2 400 m处达到最大值611.58 t·hm-2;干、皮生物量所占比例随海拔升高而减小,枝生物量逐渐增加,叶、根生物量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径级20~30 cm、30~40 cm和50~60 cm的生物量随海拔升高均呈“单峰型”变化趋势,都在海拔2 100~2 400 m处达到最大;雪岭云杉林不同树高生物量随海拔的升高呈现的趋势不同。天山雪岭云杉林生物量和年均降水量随经纬度的升高均呈降低变化,研究区林分生物量自西向东总体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林分密度、海拔和降水共同决定了森林生物量的大小及其变化规律,海拔2 100~2 400 m是本研究区雪岭云杉林生长的最适宜场所。结果可为雪岭云杉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提供基础资料,对研究区进行综合管理与生态健康分析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