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5-07-17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肥胖相关高血压患病率在全球显著上升,成为当前医学界关注的焦点。肥胖增加高血压控制难度,促进心脑血管损害,加重疾病负担。脂肪组织异常扩张和重塑被认为是肥胖核心表现,其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脂肪因子失衡、炎症反应、交感神经激活、胰岛素抵抗等高血压致病机制密切相关。鉴于脂肪组织的功能分类、躯体分布和内分泌效应具有极强的异质性和复杂性,故本文系统回顾了脂肪组织的最新知识,重点介绍脂肪组织的不同分类、分布、和病理机制及其与肥胖相关高血压之间的联系,并对当前的研究证据和未来方向进行了综述,为肥胖相关高血压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新见解,启发新兴的治疗靶点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5-07-14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肥胖症常合并代谢相关疾病,是其重要病因或危险因素且与不良预后相关,有效减重可改善甚至缓解这些合并症。仅生活方式干预效果欠佳且行为抵抗普遍,我国目前尚缺乏针对行为抵抗患者的指南。2024年意大利内分泌学会基于最新循征医学研究证据发布了《成人超重、肥胖和代谢合并症行为治疗抵抗的管理指南》,重点探讨药物和手术治疗在这些患者中的应用。本文结合我国相关指南,重点分析该指南中肥胖症评估和治疗,以期为我国行为抵抗的超重或肥胖患者管理提供参考。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5-07-01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动脉压力、结构及功能评估是心血管健康管理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多种无创评价技术已应用于临床实践,但这些技术的使用细节、优势和局限性并不明确。鉴于此,国际心血管领域专家小组在 2024 年 9 月制定了《动脉压力、结构及功能评估》专家共识,分别探讨了动脉评估中最常用的技术,重点阐述了各类技术的参考值以及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本文对该共识进行解读,旨在梳理和提出适配我国现阶段的动脉评价方法,为我国心血管健康综合管理提供临床推荐。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5-01-1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供需不匹配,不均衡是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改进城乡基层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同质化建设,准确了解城乡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差异至关重要。目的 对成都市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比较,并分析不同患者特征对医疗服务质量体验的影响。方法 于2019年11月—2020年1月对成都市22个区(县)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调查,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有注册全科医生的已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欧洲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和成本(QUALICOPC)患者体验问卷和成都实际情况编制《成都市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患者问卷》,包含患者基本特征及医疗服务可及性、连续性、协调性、综合性4个维度,使用多重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患者2153例,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可及性、连续性、协调性、综合性维度得分分别为(0.45±0.26)分、(0.68±0.41)分、(0.48±0.41)分、(0.37±0.40)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维度得分分别为(0.45±0.27)分、(0.69±0.39)分、(0.46±0.42)分、(0.29±0.38)分,乡镇卫生院的综合性维度得分高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前工作状况(乡镇卫生院:β=-0.031,P=0.00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β=-0.028,P=0.003)、有无签约医生(乡镇卫生院:β=0.128,P<0.00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β=0.169,P<0.001)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综合性的影响因素。结论 成都市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PHC质量可及性、协调性、连续性水平较高,乡镇卫生院综合性维度得分高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工作状况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性服务体验有负向预测作用,有签约医生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综合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4-09-24
摘要: 心脏急症发病迅速,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长期以来,由于性别偏见,症状不典型等原因,女性心脏急症存在研究不足,诊断、治疗不及时的问题,且女性心脏急症在病理生理机制、危险因素及管理和结局方面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在我国,女性心脏急症发病率高、研究起步晚,且目前尚无针对女性心脏急症的权威指南发布,故加强女性心脏急症管理十分迫切。本文组织全科医学、心血管和急诊医学临床医生对急性心血管护理协会等机构发布的2024年《女性心脏急症管理》临床声明进行解读,以期规范女性心脏急症的诊疗,改善健康结局。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4-07-29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医联体建设是我国深化医改的重要举措,旨在促进医疗服务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有研究显示,医联体建设可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但各整合要素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并探究医联体背景下服务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9 年 12 月,采用课题组自行编制的结构化问卷对成都市参与了医联体建设的 381 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调查,调查内容涉及人员配置、门诊和住院服务、医联体建设情况等,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发放及回收问卷。以在岗职工数、注册全科医生数、床位数、门急诊人次、入院人次、病床使用率 6 项指标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评价指标,采用秩和比法将 381 家机构的服务能力分为 3 档,采用有序 Logistic 回归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381 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位在岗职工数为 54(48)人,中位注册全科医生数为 4(8)人,中位床位数为 50(50)张,中位门急诊人次为 49 460(60 317)人次,中位入院人次为 1 440(2 071)人次,中位病床使用率为 68.43%(45.18%)。依据秩和比,服务能力被评价为好、中、差的机构分别有 61 家(16.0%)、260 家(68.3%)、60 家(15.7%)。有序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机构建筑面积及与医联体内机构开展教学查房、远程读片情况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分档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四川省成都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较好,机构建筑面积及医联体帮扶方式中的教学查房、远程读片会影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4-03-12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引起心力衰竭、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导致患者致死率、致残率增加。隐匿性房颤无明显临床症状,且发作不规律,漏诊率高,无法及时规范诊疗,更易导致不良临床结局。近期临床研究表明可穿戴设备在隐匿性房颤的筛查和管理中有显著优势。本文基于国内外近年相关文献复习,对可穿戴设备在隐匿性房颤筛查与管理中的最新研究现状、临床结局、成本效益、应用挑战及前景进行综述,以期为其在隐匿性房颤管理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更多循证证据支持。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7-24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连续性照护是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和核心特征,高水平的连续性照护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和降低死亡率等。准确评估连续性照护是提高连续性照护水平的前提,连续性照护定量评估指标通过反映连续性照护的水平高低,既可以指导医务人员改善连续性照护,也可以协助医疗机构管理者改进治理措施,从而为患者提供最佳服务。因此,对连续性照护进行定量评估是十分必要且至关重要的。然而,目前国内关于介绍连续性照护定量评估指标的概念及应用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通过研究总结国内外文献,分类介绍了常见的连续性照护定量评估指标,并归纳总结了指标的应用疾病和应用人群,同时分析了现存指标的局限性以及以后可能的改进方向,旨在为国内研究人员选择应用指标时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