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面孔身份匹配的多图像优势依赖面孔表征的形成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5-06-22

    摘要: 呈现同一人的多张面孔图像能够显著提升被试对面孔身份的识别绩效。然而,对于多图 像提高面孔识别绩效背后的认知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包括两个实验。实验1A通过 面孔匹配范式,同时呈现或继时呈现一张、两张或三张面孔,测量被试在不同条件下的辨别 力。结果发现:(1)仅在继时呈现条件下,被试的辨别力随着图像数量的增多而提高(出现 多图像优势);(2)呈现三张面孔图像时,被试在继时呈现条件下的辨别力高于在同时匹配 条件下的辨别力。实验1B控制面孔呈现时间,重复了上述结果。实验2在实验1A的基础 上将面孔倒置以破坏面孔表征的整合过程,结果发现,(3)无论学习图像为单张还是多张, 被试在继时呈现条件下的辨别力都低于在同时呈现条件下的辨别力,(4)两种任务都没有 发现多图像优势。综上,实验结果提示面孔身份辨别中的多图像优势是源于面孔表征的形成 且该过程须依赖记忆的参与。

  • 权力的动态化体验:权力波动的影响效应及理论解释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5-03-14

    摘要: 当前主流的理论和方法多将权力视为高与低的二元静态结构,忽略了权力状态的可变性及组织中复杂的权力关系。而权力波动为揭示权力状态的动态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有助于更全面地反映组织中的权力效应。尽管现有研究从多种理论视角探讨了权力波动的积极与消极影响,但是仍然难以在统一的理论框架下系统阐释权力波动的双刃剑效应及其机制。鉴于此,本文基于压力认知评价理论构建了权力波动双刃剑效应的整合框架,以期进一步明确权力波动的差异化结果及其边界条件。未来需进一步厘清权力波动的内涵与测度,丰富权力波动效应的作用机制研究,关注权力波动轨迹类别间的异质性,并将权力波动研究与其他领域相结合,以推动其理论发展与实践应用。

  • 经血源性干细胞联合补肾活血类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功能减退类疾病的研究进展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5-01-05

    摘要: 在传统治疗策略对子宫内膜功能减退类疾病治疗效果受限的环境下,细胞疗法尤其是干细胞技术在创新性与疗效上展示着显著潜力。本综述深入讨论了经血源性干细胞(MenSCs)的研究进展以及其与补肾活血类中药联合治疗的成果与前景,从方药和 MenSCs 角度探讨二者治疗子宫内膜功能减退类疾病的机制,进而对 MenSCs 与补肾活血类中药在创新性领域应用治疗该病症提出可行性探讨。本文旨在综述干细胞疗法的疗效,希望可以推动再生医学与中医药学、材料学的深度融合,从而开辟更为全面且个性化的治疗新策略。

  • 数智时代的建言与采纳:媒介同步性的视角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11-24

    摘要: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组织面临着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和激烈竞争,员工建言行为对组织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然而,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面对面沟通的建言情境,而对于虚拟沟通中的建言研究尚未充分关注。在数智化时代,员工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微信、视频通话等数字媒介进行建言,但建言媒介对建言机制的影响尚未充分了解。为解决这一重要问题,本研究通过媒介同步性理论弥补传统建言理论在解释力上的不足。首先,探讨建言者在面对面交流和不同数字媒介中如何选择建言媒介。其次,通过分析建言过程中的传达过程和趋合过程考察建言媒介选择对建言采纳的影响。最后,采用静态和动态视角相结合的方式探讨多次建言媒介选择如何影响最终的建言采纳。本研究整合组织行为、媒介心理和传播等学科的视角和理论,构建了数字媒介影响建言发生和建言采纳的理论框架,拓展了媒介选择和建言的研究内容与边界,有助于指导企业从新的管理思路优化建言活动和提高建言采纳,

  • HIRFL-CSR 外靶实验终端 Veto 探测器的刻度

    分类: 核科学技术 >> 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 分类: 物理学 >> 核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2-26

    摘要: 使用宇宙射线对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 (HIRFL-CSR) 外靶实验终端 (ETF) 的 Veto 探测器开展了刻度工作,工作主要分为位置刻度与时间刻度两部分。位置刻度可给出粒子在探测器上的击中位置,时间刻度则能为粒子在探测器上击中时刻的探测建立统一标准。这些信息是剔除入射到中子墙探测器的带电粒子事件的依据,可为中子墙探测器物理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持。在刻度过程中,得到了 Veto 探测器的位置分辨半高全宽 (FWHM) 为 2.53 cm,所有单元条时间归一后的时间分辨 FWHM 为 1.09 ns。

  • 基于PSR模型的新疆水资源经济生态韧性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1-07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以新疆干旱区14个地州为例,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采用综合评价法和核密度分析14个地州压力-状态-响应韧性的时空分布特征,借助地理探测器对新疆水资源经济生态韧性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因子交互作用进行探测。结果表明:(1)20102020年新疆各地州压力韧性评价指数多数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压力韧性水平由高度韧性降为中等韧性。状态韧性、响应韧性、综合韧性均呈现不断增强的趋势,韧性水平也有所提升。(2)20102020年新疆各地州压力-状态-响应韧性核密度空间上呈现高低交错分布的格局,且西南部高于东北部。从3个维度来看,压力韧性核密度高值区由西南部向中部蔓延,分布较集聚;状态韧性和响应韧性核密度高值区由北部向南部蔓延,分布较分散。2020年,区域内综合韧性、状态韧性、响应韧性核密度差异呈不断缩小的趋势,压力韧性核密度空间差异较显著。(3)产业结构、人均GDP、生态自净能力影响因子对水资源经济生态韧性的影响力有所增强,人为灾害等因素有所减弱。产业结构、生态自净能力、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等影响因子的交互作用强于单因素对系统韧性的影响力,各影响因子两两之间的交互作用中非线性增强关系数量大于双因子增强数量。

  • 互联网治理国内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及评述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知识管理论坛》

    摘要: [ 目的 / 意义 ]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治理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而互联网世界中显现出 的各种问题也受到广泛的关注,因此对现有理论成果进行梳理,对于理论和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方法 / 过 程 ] 本文使用 CiteSpace 软件对 CNKI 数据库 2002-2014 年间有关互联网治理领域的中文文献进行可视化文 献计量分析,剖析了作者与研究机构、研究主题及热点议题、研究主题变迁的现状,并且基于研究主题评 述了现有成果的特征。[ 结果 / 结论 ] 研究发现,互联网治理领域,同一机构内部的交流多,跨机构的合作 少,绝大多数学者的专业背景是传播学;网络安全、网络舆情是成果较为丰富的热点议题;研究主题变迁 大致可划分为 3 个阶段即以互联网的技术、资源、产业为重点的阶段、以内容治理为重点的阶段、研究主 题向宽泛内涵发展的阶段。

  • 社会价值取向对自我社会奖赏加工的影响——来自ERPs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社会价值取向(Social Value Orientation, SVO)是相互依存情境下人们对自己和他人分配结果的一种稳定的社会偏好, 按SVO不同可以将个体分为“亲社会取向”和“亲自我取向”个体。已有研究表明SVO影响个体对涉及自我金钱奖赏的结果评价加工, 而它如何影响自我社会奖赏加工过程尚不明确。本研究让亲社会取向和亲自我取向被试完成涉及自我社会奖赏(包含社会接纳和自我成就感)的猜牌建议给予任务, 同时记录其加工他人对建议的反馈(接受vs.拒绝)和他人最终结果(收益vs.损失)时诱发的脑电成分。结果发现, 在建议反馈加工阶段, 相比亲自我取向个体, 亲社会取向个体在反馈相关负波(FRN)波幅(峰-峰值)和P3平均波幅上, 建议被对方接受和被对方拒绝所诱发的波幅差异均显著; 在他人最终结果加工阶段, 建议被对方拒绝后, 对于亲社会取向个体, 对方损失诱发的反馈相关负FRN波幅比对方收益诱发的波幅更负, 而对方损失诱发的P3波幅小于对方收益诱发的波幅; 对于亲自我取向个体, 对方损失与收益诱发的FRN波幅无差异, 对方损失诱发的P3波幅显著大于对方收益诱发的波幅。这些结果表明社会价值取向调节个体对自我社会奖赏的加工。

  • 眼睛区域构型信息与特征信息的跨维共变增益效应及其加工特异性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面孔知觉可能在区域尺度上发生多维信息整合, 但迄今无特异性实验证据。本研究在两个实验中操纵面孔眼睛区域或嘴巴区域的单维构型或特征信息, 测量人们觉察单维变化或跨维共变的敏感度, 以此检测面孔区域尺度上的多维信息整合有何现象与规律, 进而揭示面孔知觉的多维信息整合机制。实验获得3个发现:(1)正立面孔眼睛区域的信息变化觉察呈现出“跨维共变增益效应”, 跨维信息共变觉察的敏感度显著高于任意一种单维信息变化觉察的敏感度; (2)“跨维共变增益效应”只在正立面孔的眼睛区域出现, 在倒置面孔的眼睛区域、正立面孔的嘴巴区域或倒置面孔的嘴巴区域都没有出现, 因此具有面孔区域特异性和面孔朝向特异性; (3)就单维信息变化觉察而言, 眼睛区域的敏感度不会受到面孔倒置的损伤, 但是嘴巴区域的敏感度会受到面孔倒置的显著损伤。综合可知, 面孔知觉确实会发生区域尺度上的信息整合, 它不是普遍性的信息量效应, 而是特异性的眼睛效应(只发生在正立面孔的眼睛区域)。这是面孔整体加工(face holistic processing)在单维信息分辨和多维信息整合之间建立联系的必经环节。这提示我们对全脸多维信息知觉整合的理解需要从传统的面孔整体加工假设升级到以眼睛为中心的层级化多维信息整合算法(a hierarchical algorithm for multi-dimensional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 面孔熟悉过程中部件加工与整体加工的区域异步性和眼睛区域特异性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人们对熟悉面孔的识别绩效显著好于陌生面孔。然而, 对于熟悉度提升面孔识别绩效背后的认知加工与信息整合机制, 我们仍然知之甚少。本研究招募了两个班级的大学生(分别为相互接触1个月和相互接触13个月), 操纵被试第一注视点所落的区域(眼睛或嘴巴), 呈现完整面孔、区域部件(regional part, 眼睛或嘴巴)和区域外周(regional periphery, 完整面孔上, 遮挡眼睛或嘴巴后剩余的外周部分), 用延迟匹配任务测量两组学生对同班同学面孔和陌生人面孔的识别绩效。获得四个发现:(1)接触1个月的被试组表现出较弱的熟悉度效应, 接触13个月的被试组表现出较强的熟悉度效应。(2)熟悉面孔的区域部件和区域外周的识别绩效都高于陌生面孔。(3)在面孔熟悉度增加的过程中, 眼睛区域和嘴巴区域表现出区域异步性(regional asynchronization)。(4)眼睛区域在面孔识别中存在特殊的重要性。综上, 实验提示面孔熟悉是一个具有区域异步性的绩效提升累积过程, 以眼睛区域为中心的面孔整体加工在面孔知觉与记忆表征的形成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 面孔熟悉过程中部件加工与整体加工的区域异步性和眼睛区域特异性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12-08

    摘要: 人们对熟悉面孔的识别绩效显著好于陌生面孔。然而,对于熟悉度提升面孔识别绩效背后的认知加工与信息整合机制,我们仍然知之甚少。本研究招募了两个班级的大学生(分别为相互接触1个月和相互接触13个月),操纵被试第一注视点所落的区域(眼睛或嘴巴),呈现完整面孔、区域部件(regional part, 眼睛或嘴巴)和区域外周(regional periphery, 完整面孔上,遮挡眼睛或嘴巴后剩余的外周部分),用延迟匹配任务测量两组学生对同班同学面孔和陌生人面孔的识别绩效。获得四个发现:(1)接触1个月的被试组表现出较弱的熟悉度效应(识别同学面孔的绩效显著高于识别陌生面孔的绩效),接触13个月的被试组表现出较强的熟悉度效应,可见即使接触时间已达到1个月之久,对熟悉面孔(同学面孔)的识别绩效仍然会随着接触时间的继续增加而继续提高。(2)熟悉面孔的区域部件和区域外周的识别绩效都高于陌生面孔,可见面孔的部件加工和整体加工都得到熟悉度的增益。(3)在面孔熟悉度增加的过程中,眼睛区域和嘴巴区域表现出区域异步性(regional asynchronization),具体表现为:接触13个月的被试组和接触1个月的被试组识别眼睛区域部件时都具有显著的熟悉度效应;而接触13个月的被试组识别嘴巴区域部件时没有显著的熟悉度效应,且效应大小小于接触1个月的被试组识别嘴巴区域部件时的显著熟悉度效应。(4)眼睛区域在面孔识别中存在特殊的重要性。接触13个月的被试组识别熟悉完整面孔的绩效与识别熟悉面孔眼睛区域部件的绩效存在正相关,被试识别完整面孔与识别眼睛区域外周的绩效有普遍的正相关(陌生面孔、接触1个月和接触13个月的熟悉面孔都如此),而嘴巴区域与完整面孔识别不存在任何显著相关。综上,实验提示面孔熟悉是一个具有区域异步性的绩效提升累积过程,眼睛区域在熟悉面孔识别中存在特异性,以眼睛区域为中心的面孔整体加工在面孔知觉与记忆表征的形成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 眼睛区域构型信息与特征信息的跨维共变增益效应及其加工特异性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实验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11-23

    摘要: 面孔知觉可能在区域尺度上发生多维信息整合,但迄今无特异性实验证据。本研究在两个实验中操纵面孔眼睛区域或嘴巴区域的单维构型或特征信息,测量人们觉察单维变化或跨维共变的敏感度,以此检测面孔区域尺度上的多维信息整合有何现象与规律,进而揭示面孔知觉的多维信息整合机制。实验获得三个发现:(1)正立面孔眼睛区域的信息变化觉察呈现出“跨维共变增益效应”,跨维信息共变觉察的敏感度显著高于任意一种单维信息变化觉察的敏感度;(2)“跨维共变增益效应”只在正立面孔的眼睛区域出现,在倒置面孔的眼睛区域、正立面孔的嘴巴区域或倒置面孔的嘴巴区域都没有出现,因此具有面孔区域特异性和面孔朝向特异性;(3)就单维信息变化觉察而言,眼睛区域的敏感度不会受到面孔倒置的损伤,但是嘴巴区域的敏感度会受到面孔倒置的显著损伤。综合可知,面孔知觉确实会发生区域尺度上的信息整合,而且它不是普遍性的信息量效应,是特异性的(只发生在正立面孔的眼睛区域)将单维信息分辨和全脸多维整合联系起来的整合加工;提示我们对全脸多维信息知觉整合的理解需要从传统的面孔整体加工假设(face holistic processing hypothesis)扩展到以眼睛为中心的层级化(hierarchical)多维信息整合机制。

  • 1988-2013年重庆市主城九区生态用地空间结构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02-09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在当前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理解和把握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原因及规律的最有效手段是对其生态用地结构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准确的评估。采用RS、GIS技术以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等方法,对重庆市主城九区1988、1996、2004、2013年4个时段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及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988-2013年间,重庆市主城九区城市化水平经历了加速阶段、减速阶段及饱和阶段,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的影响显著;重庆市主城九区生态用地主要为城市提供了食物生产、提供原材料、废物处理、土壤形成与保护、气候调节、气体调节、生物多样性以及水源涵养等生态系统服务,在结构变化上呈现出“二减三增”的结构变化特点;25年间重庆市主城九区共减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260.60×106元,整体处于下降趋势,其中农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最大,共减少24.50%;在空间分布上,随着城市建设用地向“南-北-西”方向扩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中梁山与铜锣山之间的区域减少最为严重,整个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农地的大量减少以及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所带来的生态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重庆市主城九区生态用地空间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变化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在城市化率达到饱和阶段后应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长,促进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加大农地的保护力度以及对林地、水体、草地的维护,维持整个区域的生态平衡。研究可为科学合理布局和保护城市生态用地提供信息资料和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