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国家关于数字中国和科研论文与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建设,探讨面向“十五五”预印本平台建设与数字素养教育战略,推进预印本新型学术交流模式,加强数智环境下数字学术素养,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和南京工业大学拟于2025年6月12日举办“2025预印本新型学术交流与数字学术素养教育研讨会”。诚邀全国来自各类图书馆、情报、档案及各类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的相关专家、学者及师生参会(撰文或直接参加)。会议优秀论文经同行评审通过后将优先发表在《图书情报工作》等参会的学术期刊上。 会议组织 主办: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南京工业大学 承办:中国科学院ChinaXiv项目组;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媒体支持:《图书情报工作》《知识管理论坛》《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等(待补充) 时间:2025年6月12日(11日报到,13日疏散) 地点:江苏南京 会议主题 预印本新型学术交流与数字学术素养教育 会议议题包括: 预印本新型学术交流模式的特点 预印本平台与期刊出版协同 国内外预印本平台比较 预印本及预印本平台评价 预印本平台建设的未来变革 从信息素养教育到数字学术素养教育 数字学术素养教育的新进展与新变化 数字学术素养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 人工智能对数字学术素养教育的影响 数字学术素养教育的未来变革 其它选题 专家及题目 1、苏新宁:人工智能赋能预印本平台建设与功能扩展 苏新宁,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学科带头人,南京大学特聘教授、南京大学南雍学者特任讲座教授,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过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0余项,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2019年被中国科技情报学会授予“杰出情报科学家”奖。主持和承担了国家、省部级项目4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三项,主持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国家86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十多项。 2、张智雄:努力构建学界主导的开放学术交流体系 张智雄,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教授级高工(正高二级),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计划入选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语义智能、科技文献挖掘、知识组织等。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6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获批软件著作权和专利数十项。带领团队研发并发布了科技文献智能挖掘工具SciAiEngine(http://sciengine.las.ac.cn/)。 3、谢靖:PubScholar建设新型学术交流服务的思路与探索 谢靖,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知识系统部部门主任,正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情报学专业硕士生导师。2016年伦敦帝国理工数据科学研究所访问学者。发表学术论文60 多篇。主要研究方向包括:LLM检索增强、语义知识搜索、知识图谱构建、数据可视化分析。先后承担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多个项目的研究工作,PubScholar公益性学术平台及高端交流社区构建等重点攻坚项目负责人,正在主持十四五“AI赋能情报分析与知识服务”关键能力突破与应用落地。 4、徐拥军: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建设的特点与趋势 徐拥军,管理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获评“中国人文社科最具影响力青年学者”“宝钢优秀教师”,入选国家档案局“国家级档案专家领军人才”。主持建成国内首个哲学社会科学主文献平台、首个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 5、黄水清:DeepSeek范式下的计算人文研究 黄水清,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导,人文与社会计算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教育部图书馆学专业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中国科技情报学会、中国社科情报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信息处理与信息检索、信息计量、数字图书馆等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成果获得教育部优秀成果(人文社科)一等奖、三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6、初景利:预印本素养的构成与涵育 初景利,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主任,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社长、主编,《知识管理论坛》主编,《智库理论与实践》执行副主编,《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常务副主编,《文献与数据学报》执行副主编。兼国际图联(IFLA)“知识管理”专委会常设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副秘书长。研究领域:图书情报发展战略、数字出版与传播、科研诚信与学术道德、预印本新型学术交流等。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称号,获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 7、孙建军:智能时代的AI4S科研范式与智能素养提升 孙建军,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人文社科大数据研究院院长,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南京大学数据智能与交叉创新实验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研究领域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大数据分析。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 8、张久珍:AI素养教育教学的路径探索 张久珍,管理学博士,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3-2017,2017-)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素养、文献资源建设等。已出版或参编学术著作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宣部、科技部等部委委托的相关研究课题20多项。获得北京大学优秀德育奖、黄廷芳/信和青年杰出学者奖等奖励多项。 9、黄如花:面向新型学术交流生态的科研人员数字素养提升 黄如花,武汉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图书馆副馆长。兼任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国家级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主任、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持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和2项国家社科一般项目。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奖2项,全程独立主讲的“信息检索”慕课获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一流本科线上课程、国家一流本科线上线下融合课程等奖励。 10、宋歌:预印本平台与OA 期刊协同发展对学术交流效能的影响 宋歌,管理学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科学计量与科研评价,知识发现与创新扩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出版《知识结构与创新扩散》等论著,于《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情报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现担任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科研诚信建设工作委员会委员。 11、臧国全:数据隐私素养与安全保护研究 臧国全,郑州大学特聘教授,信息管理学院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河南省二级教授、高层次人才(B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各1项,主持国家自科基金管理学部面上项目3项,获得省级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13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主要研究领域是数字保存和数据隐私。 12、李玉海:AI工具的学术“质能”与运用伦理 李玉海,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原馆长,信息管理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土生导师。教育部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知识管理论坛》共同主编,《图书情报工作》等杂志编委。主持和参与国家和省部科研基金多项,获批发明专利8项,成功转让1项。 投稿方式 投稿请登录“信息资源管理预印本平台”(http://lis.chinaxiv.org),点击“2025南京预印本会议”,稿件格式请参照《图书情报工作》“投稿模板”,请在标题中注明“文章题目及作者姓名”。 征文截止日期:2025年5月15日 四、报名方式 本次会议采取扫描二维码报名。特别提醒:在扫码支付会议费时,请务必点击“添加备注”并填写单位名称,然后点击“确定”再支付会议费。备注内容有字数限制(不超过10个字),建议备注写成“单位简称+付款人姓名”。 报名截止日期:2025年5月20日。 会议费1000元/人。10人以上的团组参会800元/人,全日制在校生(本科和硕士)800元/人。住宿统一安排。会议提供工作餐。交通费、住宿费自理。 户名:南京工业大学 账号:10108401040001399 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模范路科技支行 行号:103301010841 请务必注明“南京预印本会议+单位名称+增值税普票或增值税专票”字样,如备注有字数限制,可简写单位名称、会议名称、普票或专票等。 5月20日前 会后通过电子邮箱发送电子发票 支票方式仅限南京地区参会代表,5月20日前直接交至南工大经管学院 重要提示:开具发票内容为会议费。 (1)会议费发票由南京工业大学开具,由于设备限制不能刷卡。 (2)汇款接受公对公、个人对公转账。 (3)发票抬头和纳税人识别号请与贵单位财务人员反复核实,发票一经开出,不能退换。 (4)此次发票均为电子发票。 (5)5月20日后汇款的代表,参会时请带上交费凭证,会后将通过邮箱发送电子发票。
五、联系方式 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邮箱:C196537@njtech.edu.cn,电话:025-58139569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邮箱:eprint@mail.las.ac.cn,电话:010-82628382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南京工业大学 2025年2月9日 |